“我很需要这个平台。”贵州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祯通衢)董事长杨丽表示,在(银博会)这个交流平台上,苗绣能够找到一个新的起点。
日前,在贵州凯里苗侗风情园会展中心举办的2014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以下简称银博会),以及展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凯里)民族文化及其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民创高峰论坛),再次将苗绣推到了时尚的“前沿”,“苗绣向何处去?”不仅是当地政府高层、与会专家学者热切关注的讨论话题,其实也是贵州本土参展商关心的重点。
尽管已与国际奢侈品品牌爱马仕联姻,甚至在国际上的声誉高于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但贯穿于苗族人日常生活起居的苗绣,仍有被“养在深闺”的感觉。举办展会不仅是当地政府为苗绣的国际化提出的迫切需求,贵州区域内的参展企业也期待由此苗绣走向国际的进程再缩短一些。
杨丽表示,参加银博会可以与海外的参展企业、采购商等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是苗绣走向国际的有效方式。
据了解,本届银博会实现了市场化运营。
规格提升
“引入市场化机制是本届银博会转变的重点。”黔东南州商务局局长张文贵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经过两年的培育,银博会从2012年的由政府主办,到2013年的由政府主导、引入市场的过渡,再到今年引入由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办展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趋于成熟。
“尤其是中国贸促会对银博会的支持,令银博会的影响力逐年扩大,也促使银博会由省级展会升级到国家级展会,进一步推动了其国际化。”凯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付玲介绍说,目前,银博会成为贵州与贵阳“酒博会”、贵阳“国际生态论坛”齐名的三大品牌会展活动之一。
据介绍,本届银博会分为精品区和场外标展区两大展区,海外展馆包括斯里兰卡、泰国、越南,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馆。此外,中国传统“四大名绣”再次参展,与苗绣同场展示。
付玲强调,通过前两届展会的积累,本届银博会的招展一改过去“广撒网、凑数量”的方式,开展为有针对性的目标招展,提升了银博会的水准和规格。
据悉,本届银博会邀请了近200家企业的1200名专业采购商参会。其中,深圳七色麻服饰将在黔东南州成立手工加工生产基地。此外,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表示将支持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
张文贵强调说,事实证明,市场主体在展会策划上更专业、执行力更强。
淬炼品牌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凯里人对苗绣的热爱都超乎外界的想象,只是他们在苗绣的品牌建设方面略少了些底气。
而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的眼里,“苗绣是奢侈品,对国际时尚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她建议,工艺精美的苗绣要走国际高端定制路线。
九黎部落的总经理欧阳珍珍表示,欧美客商对于苗族的手工银饰品的需求低于对苗绣衍生品的需求。现阶段,九黎部落正在开发的箱包,就是将苗绣运用到设计中生产出来的产品,获得了一些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但她也表示,进军国际市场,苗绣需要一个更好的商贸洽谈平台。
来自湖南的采购商傅宜认为,银博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银饰刺绣专业展会,海外参展商到中国寻找市场机遇,中国的企业则需要淬炼自己的品牌,才有机会与海外企业同台竞争。
专家表示,民创高峰论坛是国内目前唯一关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峰论坛。
“文化产业比其他行业更强调品牌。文化创意产业既要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又要有效地营销品牌。”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中军如是说。
据悉,本届民创高峰论坛是银博会组委会举办的首届,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组委会拟此后每年举办一届或两年一届,逐步深度研讨和交流民族文化及其创意产业发展的现代形式和未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民创高峰论坛意在打造成为银博会的品牌活动。
跻身“五大”
与“四大名绣”展台面会面的祯通衢的特装展位,其高大上的气势似乎表明,苗绣不输给任何一个传统“名绣”。
杨丽介绍说,参展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此前,祯通衢已经申请了品牌商标注册,今年底前,将会拥有自己的品牌。
事实上,杨丽注册品牌的目的,除了与国际品牌竞争外,另一个真实的目的是,与传统的“四大名绣”比肩,改写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为“五大名绣”,而她更大的“野心”则是要打造“黔绣”这一品牌。
杨丽坦陈,明年的银博会希望不再有“四大名绣”展区,而是“五大名绣”展区,新晋名绣即“黔绣”,此外,展会还将展示苗绣上下游产业链的其他产品。
杨丽是民创高峰论坛忠实的“忠实粉丝”之一,不难看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杨丽非常在乎专家学者的意见与看法。
另一位民创高峰论坛的“忠实粉丝”是仰优的创意总监靳秀丽。这位于2011年起在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透露,纯植物蜡染工艺品在国际市场较受欢迎,但目前还缺少企业的自有品牌,更常见的是区域品牌,如贵州蜡染等。
靳秀丽介绍说,参加银博会是推广纯植物蜡染工艺最有效的平台。展会期间,境内外观众之间的交流更充分,也更直接。
与此同时,黔东南地区的新生代“银匠”,也不再简单地制作银饰品,而是在产品中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其作品在展会现场,已引起采购商们的注意。
“文化底蕴深厚的苗族银饰、刺绣,以及文化衍生品要走出黔东南、走向国际。”与会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