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记者 兰馨
2015年的会展业,在顶层设计与市场秩序中实现里程碑式的转折。这意味着,会展业在规范化、市场化的同时,其专业化和国际化也已走向正轨。
不可否认,经济下行压力将对会展业产生影响。但在产业与展会间,较为微妙的关系是:市场向好时,行业类展会的规模逐年增长;市场不景气时,企业参展的意愿并没有减少,企业希望通过展会获取更多的机会。
因此,业内对会展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也是有根据的。
重新思考
2015年年末,在“中国产业会展高峰对话·2015”上,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组委会的执行秘书长陈仲球坦陈,多年前,他任职东莞厚街镇镇长期间,正是东莞发展会展业初期,一位业内专家告诫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发展会展业是没有根基的。也就是说,发展会展业需要的条件很高。他介绍说,会展业对东莞的各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在东莞举办的“广印展”,就是全球三大展会之一。因此,东莞方面认为,展会对产业的帮助很大。
同样是专业展组织方的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协升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晓云认为,作为专业展的组织方,必须要成为这一产业的引领者,成为产业发展的研究者,同时还要成为产业信息的发布者。霍晓云强调,对于一个专业展的组织,不要一味地强调展会规模,更需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
促进创新
“展会是促进产业创新的平台。”国家会展中心副总经理付睿认为,任何一个专业类展会都是智慧汇聚的平台。
在付睿看来,展会形成了一种基于现代文明体系下的文化生态。展会也可以看作是在一个被提前设定的时间内,集中向行业展示最新的收获和研究成果。有一点像一部筹备了很长时间的电影“大片”,然后选好一个档期,在这期间传递业内的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品牌展会已经形成了特有的符号,如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CES),CES这3个字母拼在一起就是先锋、创意;再如国际车展,除了吸引很多发烧友和广大的消费者之外,更多的是向社会传递了创新技术和更多的体验。
反过来,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加快企业创新的意识。
“展会的人性化服务,是任何工具不可替代的。”关于会展社群工具的使用,付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位男士有征婚的需求,是坐在电脑面前花半个小时浏览一个女性简历,还是花半个小时坐在咖啡馆里是面对面地聊天?显然后面这个选择较好。
勇于担当
上海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认为,产业和会展之间的关系有3个方面:第一,产业是会展的基础;第二,会展反过来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帮助其创新;第三,会展在为各行业服务的过程中,也发展成产业。
陈先进指出,展会组织方有责任在展会开幕前,为参展企业进行一次讨论(学习),提升参展企业在展会有限的三四天时间内,如何将站台布置得更好,有助于参展效果的更大化。因为,这对参展企业来说,很重要。展会组织方有责任为参展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更多的努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也提出,会展组织方要提升对行业的调研能力,甚至主动发布信息、引进新技术,才能引领行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