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从古都西安出发,中外商队伴着漫漫驼铃,带着的丝绸、瓷器,以古老中国文化魅力贯通了丝绸之路,以一路商贸开启东西方文化绵延不绝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历程。
2000多年后,距离西安1500公里的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以经贸活跃的往来、文化的多元交流、包容开放的环境而被称为当代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10年前,地处改革前沿的义乌集聚优势,以敢闯敢为之精神,创办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一介展会构建文化交流,创造商机的广阔平台,探索文化经济文化发展新模式。
10年,白驹过隙,义乌文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从4.6万平方米增加到5.1万平方米,成交额从13.6亿元增加到49.1亿元,境内外专业观众从5.3万名增长到9.4万名。1-9届文交会,参展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展位数2.1万个,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6个省份的8439家参展企业及118个国家的69万采购商,成交总额近280亿元。
10年,意气奋发,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战略性产业”到“支柱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由此也开启了文化展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文化展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与文化产业的同发展、共繁荣。
10年,风雨历程,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低迷,参展数、成交额,每一帧数据的起伏跳动,是高度融合的全球经济的晴雨表,曲折向上的指数线,记录了中国企业破茧成蝶的成长史。
坚守,是义乌文交会的灵魂。根植商贸经济的沃土,义乌文博会坚持交易特色,突出经贸实效,注重服务企业,着力为优秀文化制造企业、中国特色文化产品、世界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2008年,第3届义乌文博会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品牌展会”;
2010年,第5届义乌文博会正式升格为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展会,列入文化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品牌展会之一;
2014年,第9届义乌文博会率先转型升级,更名为“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以“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为目标,整合优势力量,增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主办方,组建中义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翻开“文交会”时代的新篇章。
创新,是义乌文交会的精神内核。从文博会到文交会的名称之变,从“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壮大提升文化产业”到“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的宗旨之变,每一个变化的背后,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努力,是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
十年发展,义乌文交会实现了从博览型向交易型转型,文化“广交会”集聚效益彰显;实现从“小商品”向“大文化”转型,产品门类从传统消费类文化产品为主向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从文化产业外围向核心领域的转变,创意设计、版权交易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实现了从单一展会向综合平台的提升,诸多国家级文化项目的落地、活跃灵活的经贸活动、最新行业资讯的发布传播,由此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展会“义乌模式”,进一步奠定了展现产业发展成果、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拉动文化消费内需、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的文化展会平台的地位,为全国文化展会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
梦想,是义乌文交会飞翔的翅膀。我愿意相信,这是相信梦想、制造梦想、实现梦想的舞台,我们是见证人、是同行者,从文化领军企业中汲取营养、与年轻的创意企业一同成长,同世界文化交流对话,向着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壮大。
2015年4月27-40日,第10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将再次扬帆起航,以拨浪鼓为号角,乘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东风,向世界彰显“中国智造”的文化力量,青春、勃发、自信、开放,那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春天来了”的声音。
感谢你们,每一位亲历者和见证者,每一声鼓与呼,每一份真诚与热爱,锻铸了今天的文交会。
十年成长,不忘初心。十年一剑,新丝路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