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易小刚,危难之时显身手,一腔热血献三一

2017-09-28 11:11

1995年6月,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易小刚孤身一人从北京来到星沙,和刚刚成立不久就陷入困境的三一重工一道“垦荒”。住在民工们用水泥瓦搭建的工棚里,工作在脚踩黄泥的简陋车间内,周围全是黄土和荒山。

晴天黄沙满脸,雨天湿漉难眠,白天与泥浆、沙石和油污为伴,夜晚与老鼠、蚊蝇、蟋蟀同眠。起步期间企业连差旅费都支付不起,易小刚拿出自己的资金作差旅费,梁稳根一狠心,将自己的5万元国库券卖掉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流动资金。习惯了在北京工作时人手一台电脑的易小刚,带着二三十位同事共用公司唯一一台电脑,碰上电脑要维修,他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数据。

从电脑操作到计算器“担纲”,易小刚没有半句怨言,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和雨靴,顶着炎炎烈日,一头扎在工地上,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南方的夏夜湿热多蚊,往往一个晚班下来,全身都是被蚊子叮咬留下的红肿。那时一般的技术员都实行三班倒,但易小刚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尽快看到自己的设计结果,不分昼夜地守在调试现场。后来,他身边的技术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轮流为他用扇子驱赶蚊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易小刚凭着自己的液压专长及机械、控制方面的扎实功底,本着吃苦耐劳,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并把液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结合起来,解决了当时泵送高度低的问题,使得该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三一泵的国内市场得到迅速拓展。

随着一道道技术难题被攻破,易小刚觉得那个夏天并不是那么长。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又一道新的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公司此前推出的混凝土输送泵,由于泵送压力低,只能满足较低高度泵送的需求,高压泵的市场仍然被国外产品垄断。

易小刚决心研制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时值1996年春节,在北京的妻子十分挂念他,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催他回家过年,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从很远的工地上赶到办公室接电话时,通常都只有一句话:“就快回来了!”有一次妻子忍不住问他:“难道你就忙得多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他强忍着在眼圈打转的眼泪,默默地放下电话后就又去了工地。

1996年10月,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在首都机场新候机楼工地参加世界范围的混凝土输送泵现场比赛,获得第二名,仅次于德国大象泵。这不仅标志着三一泵靠质量赢得了市场,也标志着三一重工从此走出困境,同时提升了国产泵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

然而,易小刚却并不满意所取得的第二名的成绩。他干脆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一心扑在他所研究的项目上。直到有一次,他年仅3岁的儿子,因想念爸爸,哭着要妈妈抱着到公司看他时,他才放下手中的纸和笔,享受了一下儿子的亲吻。

1999年4月,三一HBT80C混凝土输送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大厦的现场施工中,成功泵送了300.8m的国产泵最高施工高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赢得 “泵王”的美称。

到1999年底,易小刚把泵送系统全液压换向、柴油机转速计算机闭环控制、全自动高低压切换等新技术应用到混凝土输送泵系列产品上,使得该产品成为国内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产品。三一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迅速崛起,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公司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2002年11月,三一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在香港国际金隔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406米世界纪录。

2003年9月,亚洲最长臂架56米混凝土泵车在三一成功下线,标志着三一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内已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

2007年1月,三一成功研制出当年世界最长臂架66米泵车,并于当年9月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全球巡展获得巨大成功

2007年12月,三一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单泵垂直泵送492米,再次刷新最高纪录

2008年12月,易小刚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再次挑战国外强势品牌,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成功下线,再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2010年,研制出世界首台50MPa超高压混凝土泵,并承担上海中心632m泵送混凝土世界最高纪录的任务。

2011年3月19日,应日本方面求助,主持研制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福岛核电站。 桔子洲的枫叶红了又绿,湘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向前;透过岳麓山茂密的丛林,是更加广阔的寰宇!秉承“一切源于创新”的三一人,在易小刚的带领下,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气魄,为中国工程机械“振臂”扬威。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泵车市场,中国企业只能生产32米以下的短臂架泵车,长臂架泵车市场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敢为天下先的易小刚决心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泵车。

1999年4月,易小刚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泵车的核心部件就是臂架,由于当时中国没有掌握研制臂架的关键技术,37米以上的臂架只能依靠进口。国内同行有句名言,“要想臂架加长一米比登天还难”,当时国内同行根本没人敢想中国人自己能做臂架。

“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臂架”。他满脑装满了臂架。一次,由于他太过于专注,几乎酿成大祸。那天,他自己开车出去查找资料,回来的路上,他只想着怎样解决臂架的负荷和抖动问题,全然忘记了自己还在开车,双手脱离了方向盘去比划尺度和距离,结果,车子撞在了路边的围栏上。好在车速比较慢,除了汽车被撞坏外,身体没有受伤。

经过5个月的奋斗,易小刚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37米臂架。11月,用该臂架组装的泵车投放市场,获得用户和社会的肯定。

此后,易小刚带领他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长臂架、高压力、大排量混凝土泵车。2001年3月,三一研制出当年国内第一长度臂架——48米臂架,标志着我国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与国际知名制造商同步。

2003年9月,亚洲最长臂架56米混凝土泵车在三一成功下线,标志着三一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内已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

而就在56米泵车刚下线不久的200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并殷切寄语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齐心协力,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易小刚带领他的研发团队,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嘱咐,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发展,振兴民族工业的伟大使命之中。

2007年1月,三一成功研制出当年世界最长臂架66米泵车,并于当年9月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全球巡展获得巨大成功。

2008年12月,易小刚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再次挑战国外强势品牌,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成功下线,再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2011年3月19日,应日本方面求助,主持研制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福岛核电站。

当时中国的混凝土机械产品95%靠进口。作为民企的三一重工更是举步维艰,因质量不过关,产品大量积压,形势极为严峻。

易小刚带领他的研发团队以大无畏的创新气魄为中国工程机械“振臂”扬威。 “一台泵车要300多万,根本买不起;想技术合作,别人又瞧不上我们。没有自主创新,企业就没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我们的技术创新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谈及起步时的三一,易小刚实事求是地说。(本文来自三一集团)

标签: 三一重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相关资讯

浏览更多>>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