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中国重汽马迎新:“工匠”也是一种担当

2017-05-26 10:56

“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和之前差不多,把每天的事儿做好。”谈及获得首届“济南工匠”近一年来的感受,重汽桥箱公司齿轮加工部钳工高级技师、机电维修班组长马迎新有些“波澜不惊”。不过他同时强调,这一荣誉同时也是鞭策,有压力也是动力,“‘工匠’也是一种担当,遇到技术难题不推诿、不退缩,更加主动向前,担起责任,多想办法多创新。”

实际上,马迎新能够当选首届“济南工匠”,跟他在技术上的担当密不可分:1981年入厂以来,就一直从事设备维修工作,三十多年间,解决技术难题近百项,而且还带出一支技能过硬、拥有不凡业绩的“马迎新创新工作室”团队;为推进设备“零故障”管理,提出“设备开动、润滑先行”的设备运行机制,后在公司齿轮加工部加以推广,大大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了维修费用,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约维修费用60余万元。

“虽然每天的工作相对重复,但在技术上却不能老是重复,必须要找到可以创新的地方,干出点事来!” 马迎新说,除了干好日常工作,今年给自己和团队也定下了必须要完成的几个“小目标”,“在申报获得上‘保一争二’;创新上争取获得集团一等奖,最次也得确保个三等。”

他认为,“工匠”就是每天认真工作,踏实做事的人,对工作尤其对创新十分上心,无论技术、心态,还是境界要高,面对问题和困难迎头而上,“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查资料、找同事、问专家等等,总之,就是通过各种办法,把它解决了。”

“这项活动很好,让很多埋头苦干的工友有了荣誉感。当然,想要成为‘济南工匠’,肯定要勇于担当,敢于争先。”对于今年的活动,马迎新说。(本文来自中国重汽)

标签: 中国重汽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相关资讯

浏览更多>>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