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水平,伴随而来的除了出行的便利,还有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在严峻的安全形势下,消费者、政府以及车企对于汽车的防碰撞性能与预防碰撞能力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而能够主动提供防护的汽车主动防碰撞系统,就是对交通事故“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在汽车技术层面的体现。所谓的汽车主动防碰撞系统,事实上指的是在你驾驶车辆时,本车对周边尤其是前方的车辆、行人、骑行者或者障碍物不断探测,同时按照实时车速、地面状态、相对车速与距离等研判本车行驶是否安全,在出现危险时用声光对车主进行报警并通过点刹降速提醒。如果车主还是没有避险动作,系统就会作出自动刹车等保全反应。在今天,能够实现上述这种主动刹车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多,美国甚至即将通过立法规定未来每一辆车都需要安装这种AEB系统,欧盟也即将进入相关立法程序。实现这一系统的硬件一般分为探测部件、警告部件与自动制动部件。探测部件主要有毫米波雷达、双视镜雷达等类型;警告部件包括蜂鸣喇叭、3D平视信息显示系统等;制动部件则比较复杂,一般由ABS系统(防抱死)与AEB(系统)共同完成点刹、急刹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为了通过刹车保证驾驶员与乘客安全。不过值得重视的是,现有的汽车主动防碰撞系统都是以防止车辆间的碰撞为设计方向的,雷达探测行人、骑行者的效果显然不太理想,因为花的时间太长了。许多应用了大量顶尖硬件与技术的主动防碰撞系统,在行人测试当中只能够对静止模型完成有效探测、作出防撞动作,一旦面对移动的行人模型,主动防碰撞系统只能够在撞到模型后才进行主动制动的车型不在少数——但对于脆弱的行人来说,很多时候为时已晚。当前在复杂路况下对行人保护稍好的可能只有沃尔沃的City Safety系统,所以作为驾驶员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车搭载了主动防碰撞系统而掉以轻心、不集中注意力。目前已经应用较广的主动防碰撞系统,有斯巴鲁开发的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PCB)、沃尔沃开发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奔驰开发的PRE-SAFE系统、大众开发的AdaptiveCruiseControl(ACC)、雷克萨斯开发的雷克萨斯Pre-CollisionSystem(PCS)、英菲尼迪开发的英菲尼迪DistanceControlAssist(DCA)。这些主动防碰撞系统的作用原理和主动防碰撞反应都大同小异,但其中作用机理最科学的奔驰PRE-SAFE系统能够在车辆通过车前雷达探知前方物体和车辆距离,并将潜在事故距离分为三档进行判断。在距离碰撞前2.6秒时,车辆发出蜂鸣警报;在撞前1.6秒时,警报器再次响起并施加50%制动力,安全带提前收紧,座椅下半部升高,并将乘客调整至安全坐姿;在碰撞前0.6秒时,车辆将强制施加100%制动力,在时速55km/h以上,也许最后0.6秒的全力刹车未必可以完全刹停车辆,但是却能够真正保障碰撞事故中人的安全。其实汽车主动防碰撞系统被各大厂商、各国政府所重视,当然有其价值所在,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驾驶员偷懒侥幸的理由,因为这仅仅是一项紧急事态下的挽救性功能,而且你也无从判断不同品牌车辆的主动防碰撞系统是以什么逻辑作用的,要充分了解,可能只有亲身体验,而这种体验的成本往往是我们无法承担的。因此,开车集中注意力观察路况,才是碰撞事故预防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