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城铁“飞”湘江,百余人鏖战湘潭特大桥

//www.lmjx.net 2011-3-4 10:53:09 中国路面机械网 
    在湘潭悠闲地吃了早餐,然后乘城铁到长沙或株洲上班,下了班再坐城铁回家,这样的生活3年后可望成为现实。全长95.5公里的长株潭城际铁路上,一座12.95公里的湘潭特大桥将“飞”过湘江。

    这座长株潭城铁第一特大桥由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承建。去年12月开工以来,百余建设者昼夜鏖战,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渡江战役”。早春时节,记者踏访工地,走近了这群辛劳的建设者。

进度  抢在汛期前完成深水工程

    3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席卷湖南湘潭。当天,全市最低气温降至3℃,犹如再次进入隆冬,人们又裹上厚厚的冬衣。朔风劲吹,河水刺骨,但湘潭特大桥的施工并未因气温骤降而减缓。

    从湘潭三大桥河西桥头往东北侧迤行一两公里,便到了湘潭特大桥工区。这里原是一处砂场码头,现被租下搭起办公板房和钢筋加工厂。站在前坪眺望,只见宽阔的江面上,钢架林立,机器轰鸣。

    湘潭特大桥全线需架桥墩358个,其中跨越湘江的水中墩有10个。这10个深水桥墩受湘江水位季节性影响较大,工序繁多复杂,其筑岛围堰、双壁钢围堰以及深水基础墩台等都需在今年湘江汛期前完工。

    湘潭分部副经理舒丹介绍,去年12月13日开钻第一桩以来,一百四五十号人马就昼夜轮班奋战,即使大年三十也没歇着,吃过年饭接着干,初一继续上工地。如今,大桥已完成了河西5个筑岛围堰及80%的桩基础工程。

现场   20多台设备江中围堰施工

    沿着通往江心的一条临时施工便道,35岁的作业队长袁许峰正来回巡视着。便道上,竖着一块“当日重大危险源警示牌“。紧挨一旁的,是湘黔铁路湘潭桥,不时有火车从桥上呼啸而过。“工地人多机器多,离湘黔铁路湘潭桥和湘潭湘江三大桥又近,安全管理得小心。”袁许峰说。

    眼下,湘潭特大桥工地上正在加紧打桩。一道道钢板桩交织,在江中围成一个个巨大的方形围堰,这是防止江水渗入和施工塌方。围堰内,是一根根直径2米、长达40来米的桩基础。“等打好桩基、承台搭起后,就不用担心涨水了”。袁许峰说。

   由于桥梁长、工程量大、深水基础多,施工方投入了船舶、塔吊等20多台设备。指着一台正在作业的旋挖钻机,袁许峰说,这台钻机要400多万,有4节钻杆,每节15米,重达10吨,价值20来万。4节钻杆套在一起,最深可钻60米。

愧疚  女儿病了,作业队长没时间照看

    袁许峰是长沙人,正月初六,他正在工地忙活,妻子打来电话,要他请假回去一趟。原来,女儿病倒了,被查出血液中某元素超标。这让袁许峰很担心,可说到请假,他又犯了难。电话中,他只好愧疚叫妻子好好照顾女儿。

    从项目前期准备到开工至今,舒丹已有4个月没有回去了,一张行军床就是他的睡铺。舒丹是衡阳人,家在株洲,离工地其实不过半小时车程,30岁的他还是单身。他打趣道,“我无牵无挂,公司最喜欢我这样的员工了。”

    “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两个。”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纪委副书记、工程指挥部书记胥执强说,他们公司参加长株潭城铁建设的大部分职工都是湖南人,“能参加这样重要工程的建设,大家发自内心,都很乐意。”
胥执强记得很清楚,公司是去年9月30日开的会。当晚,他就受命从长沙来到湘潭,“工期紧得很,春节不放假。我只完整地休息过初三、初五这两天。”其余白天时间,胥执强不是在办公室,就是上工地。

思乡  家在千里外,电话寄思念

    湘潭特大桥的建设者中,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兄弟,最远来自千里之遥的东北。48岁的王亚洲就是其中一位,老家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或许是长年在外务工劳作的原因,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

    老王的工作是负责一台钻机的人员调配,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钱。过年时,老王其实很想回去,可项目工期要求紧,便留在了工地上。老王的妻子和孩子都在老家务工,家里还有个75岁的老母亲。“我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老王说

    老王说,他在全国不少地方做过工,来湘潭还是头一回。平时,他一般都守在工地,有时也会上街买些生活用品。正与记者交谈时,一位工友过来将他叫走。“不多说了,我还得做事呢!”老王冲记者摆摆手,憨然一笑,留下匆匆的背影。

温暖  省委书记走到江心给工人拜年

    灯笼挂起来,鞭炮响起来;举起杯,斟满酒;辞旧岁,迎新年……大年三十,湘潭特大桥工地,工人们聚了顿餐,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主要领导都前来敬酒。那温暖的场景至今定格在工人们的心头,

    让他们更受鼓舞的是,大年初七,节后头一个工作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就来到湘潭特大桥工地。“原以为周强书记就在岸边看看。没想到,他会走到河中间,同打桩工人握手,嘘寒问暖。”胥执强回忆说。

    工地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不乏温情。胥执强说,哪怕是板房,都是按标准建的,再配上电视机、冰箱,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让职工在外也能感受家的温暖;要是有职工过生日,他们还要求所在工地送个蛋糕、会顿餐。

    作为一个“老中铁人”,现年49岁的胥执强曾参与和见证了一个个重点工程,“等长株潭城铁修好了,我也临近退休了。”他说,能亲身参加长株潭城铁的建设,将是他最温暖、最难忘的经历。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筑养路机械》电子版

更多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