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宁波如意:他,用宁海乡音与中国最高学府学子谈创业和创新

2018-10-30 16:41

他没有上过大学,几十年前,在入伍通知书和大学录取通知书之间,选择了从军当兵。他退伍不褪色,如今,已经成为集企业家、作家、慈善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近日,这位传奇企业家——宁波如意公司名誉董事长储吉旺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明德讲堂”,带来“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企业家精神”专题讲座。

储吉旺在演讲台上与学子分享创业经历

讲座开始前1个小时,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学术厅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不断有同学把椅子搬到过道里来。看到学术厅已经座无虚席,后来的同学有些遗憾地走向直播教室。当晚,学校专门开通了三间教室的现场视频直播。

讲座开始前,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兼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董纪昌教授感谢储吉旺分享宝贵的创业经历,希望有更多像储先生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对国科大学子进行创业和成长指导。董纪昌还代表国科大经管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聘请储吉旺为MBA企业导师、创新创业学院“双创导师”。

董纪昌为储吉旺颁发聘书

面对热情高涨的国科大学子,储吉旺先生整理了一下着装,激动地走上台:“我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77岁的储吉旺个子不高,却依然精神矍铄,中气十足。为了这次讲座,他精心准备了讲稿,在讲座前的半个小时,还在反复推敲讲稿。

如意股份公司创建于1985年,主要生产系列叉车、电动车、堆垛车、液压搬运车等仓储物流搬运产品,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成长经典样本。储吉旺被誉为“世界搬运车之王”,曾经16次随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

在讲座中,储吉旺从“什么是企业家”、“如何看待贸易摩擦、房市、汇率”、“经商和爱国主义”三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

储吉旺是白手起家,在这些辉煌的成就背后,是无数次的“人在囧途”、“饥肠辘辘”和“摸着石头过河”,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热心公益。在公司起步阶段他曾经“无资金、无设备、无厂房”,与客商谈业务时四处找有面子的地方挂厂子牌子;他曾经跟风上产品线,又跟着赔,得靠借款承揽加工业务赌命。创业33年来,他向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1.3亿元,荣获“中华慈善奖”,这是我国慈善领域的个人最高奖。

储吉旺带着浓厚的宁海乡音,在座的同学们听起来略显吃力,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大量的案例分享,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他讲到,自己的产品已经卖到156个国家和地区,他本人也已经去过全世界80个国家。储吉旺在演讲举例子的时候诙谐幽默,“我一个从来没学过英语的老人,怎么跟外国人谈生意呢?”储吉旺不怕别人笑话,跟着外国人念,大胆地说出口。“喝酒的时候,外国人不停地说‘half’,我想‘half’是什么,联想到哈弗模具,就知道酒倒一半的意思。”每每讲到与外商打交道的趣事,储吉旺的言谈中总带着满满的自豪感,这是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是一种叫做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在升腾,在发酵。

储吉旺的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老”的劲儿。他在讲座中跟同学们提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AGV无人驾驶等概念,希望同学们敢于创新。有一次开会,提到了人工智能,回到公司后有人问他“什么是大数据?”他说:“我一个老人哪里记得住那么多概念呀!”于是,他就以搜索引擎“吃鱼的故事”为例,说明大数据的含义,他的生动讲述引得在场同学笑声不断。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储吉旺着重强调了品牌和创新的关系。他以宁波如意公司为例,谈到支撑公司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搬运车之王的,是创新,不仅包括管理创新、文化创新,还有产品创新。他认为,有品牌,无创新,企业潜在危险;有创新,无品牌,企业尚有希望。企业家要创新市场、创新产品,特别重要的是需要有技术创新支撑,要有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支撑。我们国家将来和美国的未来竞争,就看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他特别谈到,如意公司已经在与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合作研发产品。国科大是一所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学,对这样的理工科大学寄予极高的期望。他希望同学们认真读书,打好基础,将来真正成为“强国一代”,不辱使命。

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热情未减,积极提问,储吉旺一一作了解答,他表示欢迎国科大学子到公司参观、工作,希望大家一起与如意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发展。

他寄语国科大学子,“同学们在读书,读书是托起希望,工作是奔向理想希望。但不要以为在大学读书便能实现梦想,真正梦想的实现靠自身努力。”

储吉旺离开国科大返回宁波前,还专门走进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大厅,缅怀国科大偶像级教师李佩先生,并向李佩先生塑像鞠躬致敬。

讲座当晚,储吉旺与夫人朱爱芬在二食堂用餐并与国科大学生合影留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