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机场建设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推进“世界第一拱”设计建设

2018-10-26 15:46

近日,专家组评审通过了广西荔浦至玉林公路(以下简称荔浦高速)平南三桥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焊接工艺方案,这意味着在基本完成拱座基础施工后,平南三桥即将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   

据悉,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具备大跨径桥梁勘察设计的相关资质和丰富经验,拥有一支实力卓绝的桥梁勘察设计和科研团队,在区内同行业最先成立交通BIM技术研发应用团队并最早取得BIM技术深度应用成果。此次承担“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的勘察设计等技术咨询工作,将使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人才得到进一步锻炼、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品牌得到进一步彰显,在中国桥梁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纪录 建设超大跨径拱桥   

平南三桥是荔浦高速平南北互通连接线上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大桥,全长1035米,主桥为跨径575米(计算跨径560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浔江是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桥梁隧道设计院院长韦勇克介绍道,“规划建设的平南三桥必须兼顾公路交通、水运通航及城市发展的需求。”经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等阶段详细深入的多方案比选,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以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综合优势胜出,长达575米的主跨,将使该桥创造同类型桥梁主跨长度的全新纪录。   

自项目开展以来,作为荔玉高速1、2合同段的勘察设计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各专业技术人才按计划推进工作,以匠心精神为“世界第一拱”设计建设付出心血。   

“大桥的成功建设对推动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其在世界拱桥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所蕴含的高精尖技术,平南三桥将成为展示我区交通建设新时代风貌的靓丽名片。”目前我区唯一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拱桥设计施工技术权威郑皆连谈及平南三桥,难掩自豪之情。   

科学技术 解决设计难题

平南三桥位于岩溶发育地带,大桥北岸地质条件复杂,含有粉质黏土层、强透水卵石层、中风化灰岩等多层地层,且卵石层与外部浔江水相互连通,这些情况给拱座基础设计建设带来了挑战。  

为此,广西交通设计集团采用钻探、物探(CT层析测试)、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探明了岩溶发育带、裂隙密集带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以及地下水的情况。为进一步揭示和分析桥位处复杂的地质条件,团队还依托集团公司BIM技术研发成果,采用三维地质建模与三维岩土数值模拟等手段,计算分析了地质空间结构和潜在风险点。   

该集团总工程师林增海介绍说:“结合客观详实的勘察成果,我们大胆创新,开创性地完成了‘地下连续墙+卵石层加固’的综合基础设计,而这在拱桥史上尚属首次。”   

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对主桥拱座基础进行了细化设计,包括拱座及基础构造、钢筋构造、地连墙槽段划分、成槽工艺及注浆等,最终为北岸拱座设计了直径60米、墙厚1.2米、最大槽段深度37.5米的复合式地连墙基础。   

积淀深厚 坚持精品创新   

自1960年成立以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几经变革,始终以“交通开路先锋”为己任,积极投身交通建设大潮和科技研发事业,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英才。依托丰富的工程项目实践,该集团研发掌握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创作了众多精品,金陵大桥、来宾红水河大桥、三岸邕江大桥等拱桥作品相继摘取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质奖,并以丰富的咨询、勘察及科研成果收获诸多荣誉,在公路交通拱桥勘察设计方面不断巩固自己的品牌优势和领先地位。   

在集团的发展进程中,一代代桥梁勘察设计工作者伴随着项目建设和技术进步不断成长,在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下,广西交通设计集团除了拥有独具深厚积淀和品牌优势的拱桥设计外,其在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连续刚构桥方面同样成就了大批优质精品工程。亚洲在建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梧州环城高速扶典口西江特大桥,拥有广西第一亚洲第二高墩的矩形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特大桥——六河高速拉会高架大桥,广西最大跨径最高桥墩的连续刚构桥——红水河罗天乐大桥,广西最大跨径的高低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南宁外环高速大冲邕江特大桥等重大项目,均出自该集团公司手笔。   

勇担光荣使命,迎接艰难挑战,勇攀科技高峰,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一次次打破纪录,一次次成就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的辉煌跨越。凭借交通运输大数据技术、交通BIM技术以及长大桥梁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等大量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将为交通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本文来自路桥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