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三一服务故事——一位西北服务工程师的自白书

2017-08-10 09:36

陈全水,1988年出生,湖南湘西凤凰人,现任三一重起宁夏履带起重机服务工程师,常驻西北。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秀美安宁,而这位边城少年工作的大西北壮阔苍凉。

从23岁到29岁,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

初识西北,从此扎根这里

宁夏吴忠太阳山风电场,2010年左右,小陈经常往这里跑

我2009年从三一工学院毕业,毕业后正式成为了一名履带起重机的服务工程师。在当时履带起重机的制造基地上海产业园接受专业的履带起重机售后维修培训。
 
初识西北,是2010年。服务部接到客户反馈信息,一台630吨履带起重机在宁夏固原的电厂吊载一个160吨的桶,一提起来,车子后面就翘起一米高,差点儿就翻了。没有一个人敢动,不敢放钩。因为这个车子就值三四千万,那个桶子还值好几千万,万一出状况,谁也赔不起。
 
公司派我连夜从上海飞到兰州,然后包车到会宁,客户在会宁接的我们。从接到客户消息到我赶到现场,只用了六个小时。

大西北的风很大,是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小陈来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以后会扎根此地

那时是冬天,特别冷。我用了三四个小时给客户排除了问题,把桶放了下来。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客户一个错误的工况,如果是侧面吊,就没事,但他是正面吊的,而且配重挂少了,以致于车子都差点翻了。
 
当时我也不敢乱加配重,因为突然加个十吨八吨,车子晃起来,把那桶子晃掉下去可就麻烦了。于是我们想办法去周边找石头、沙袋,把两边慢慢压下来。最后车稳了以后,才把那个桶子慢慢放下来。
 
西北的风很冷冽,这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那时候根本没想过,以后我会扎根在这里。

小陈常年出差,西北的雪景给来自南方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月飞雪,我却“单衣”赴会

2014年,小陈在甘肃,当地的3月非常寒冷,尤其白毛风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2011年3月,公司将我分配至宁夏,正式负责西北履带吊售后服务,6月份碰到一件事,印象很深刻。
 
当时是在阿克塞,它是青海、新疆、甘肃的交界处,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在山顶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湖。我们的车在那里吊装风电。客户打来电话,说设备没动作了,打不着火。那会儿是6月份,这个季节在我们湖南也就是一件短袖。我从银川背了个包急匆匆赶过去。
 
那时候交通没现在方便,我买的站票到兰州,到兰州之后再转玉门,从玉门换大巴到敦煌,再从敦煌换车到阿克塞,到阿克塞没车到工地,就搭了一个运输车上的山。路况不好,一直爬坡爬了三个小时才到。

这一路,我花了两天半时间。

小陈经常一身泥、一身汗,工作服一年都要磨损很多套

上去的时候,我只背了个包,穿了件单衣。一下车我就后悔了,因为上面居然还下雪。前面有一大片湖,后面全是雪,气温零下十几度,我当时冻得不行。客户联系我的时候,也没告诉我上面的气候。

上面很冷,修了一个晚上之后,客户想办法给我找了件外套,但还是冷。车子打一会,油冻住了,打一会,油又冻住了,我从驾驶室里跑出跑进,手完全僵了。
 
离开的时候,客户因为车辆紧张没法送我,我只能自己拦车下山,幸好工地就在国道旁边。我把外套还给了客户,穿着一件单衣,站在那个湖旁边等了三个小时,风呼啸而过。

曾救死扶伤,也曾在大山迷路

扎根西北九年,皮肤早已晒得黝黑,原本细皮嫩肉的小陈,如今看上去就是个西北汉子

2012年冬天,在太阳山,一台500吨履带起重机,也是在吊风电,当时是客户操作油缸不对位,配重挂不上去。

这时我负责的区域非常广,公司专门给我配了一台服务车,比起轮番倒车方便了不少。

中间发生了三件事,让我很难忘。
 
大概是下午2点多,我到了白头岗,在离工地还有15公里的地方发生了一起车祸。出事的商务车没事,但小轿车已经完全报废掉了。事故发生应该没多久,从他们相撞到我到现场,应该也就几分钟时间。
 
我第一反应是报警,但两个手机都没信号。所以就下去救人了。

商务车没事,但除了司机,其它都是女的,没有一个人敢下来。小轿车里面坐了8个人。3个小孩,5个大人。
 
我随车有工具,我用锤子把玻璃敲掉,问还有人活着吗?只听到有个小孩在哭,他母亲用身体保护了他。我把他抱出来,大概一岁多的样子。全车,就只剩下这个孩子还活着。
 
我对死亡并不害怕,但确实感觉生命很脆弱,一场车祸,就夺走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想想挺悲伤的。

不管去哪里,小陈都喜欢随手拍上几张,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足迹

现场处理完以后我继续开着车往前走,没走多远我看到一台其他厂商的400吨履带吊,趴臂到78度的时候,臂架抖动得特别厉害,不能就位,这样操作弄不好会出大事故,我赶紧下车叫停司机,检查设备。
 
那个故障比较少见,我用项目部的卫星电话问了很多人,后来有一个广州的服务工程师说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它是因为下雨了电磁阀里有雨水,导致高低压切换不平衡。

处理完以后,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从下午三点开始,九个小时,中间就啃了两口馒头。

凌晨两点钟,我终于赶到了工地,我把一路经历跟客户做了解释,客户听了啥也没说,用力的捏了捏我的肩膀,我明白他能理解我。客户的这台车故障排除非常顺利,只用了两个小时。

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走。夜里赶路,顶着月光开工,这些对小陈来说是家常便饭

离开时是凌晨四点多,山上黑漆漆的。进去的时候路好找,但出来的时候发现没印象了。我一直兜圈,兜到天亮了也没找到路。最后不知道开到了哪里,车也没油了,天气又冷,我又累又困,实在顶不住了在车里睡了过去,睡一会儿醒一会儿,迷迷糊糊的,真以为自己会挂在那儿了。

一直到中午两点的时候,还得想办法出去,不能在这里等死。因为手机也没信号,只能把车丢在那里,徒步往山上爬。爬了四个小时,到傍晚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项目部。到了项目部,同事给我找了吃的,派人找到我的车,加了油,然后送我下山。
 
从那以后,不管去哪个工地,我一定都会加满油,一定会记路,或者是一定让人送我,车上也随身带件厚衣服。

文章转自:械城故事。

小陈与妻子在宁夏的合影。夕阳下的两个倒影,折射出生活的艰辛与甜蜜(本文来自械城故事)

标签: 三一重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相关资讯

浏览更多>>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