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投资

广东:广州3条地铁线路将建13个枢纽综合体

2017-07-19 09:20

7月13日,广东省广州市地铁13号线5个枢纽综合体,18号和22号线8个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施工图审查项目开始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了。按照广州市2016—2020年地铁新一轮线网场站综合体调控工作计划,广州从2016年到2023年,将分4批建设34座场站综合体一体化项目。这些综合体综合开发用地面积将达到1344.3公顷。

首批13座综合体开始招标

7月13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13号线二期、18号线、22号线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施工图审查项目开始公开招标。招标公告显示,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共设置5个枢纽综合体,分别为朝阳站、庆丰站/凰岗停车、槎头站、西洲站、石牌南站。广州地铁十八和二十二号线共设置8个枢纽综合体,其分别为琶洲西区站(18号线)、番禺广场站(18号线及22号线)、横沥站(18号线)、万顷沙车辆段(18号线)、白鹅潭站(22号线)、西朗站(22号线)、陈头岗站及陈头岗车辆段(22号线)、祈福站(22号线)。

这13个枢纽综合体内均设置了公交首末站、公交临时停靠站、出租车兼K+R设施、自行车设施、P+R停车场、各向慢行交通及衔接信息指引等交通衔接设施。

比如朝阳站枢纽综合体用地面积为4.4公顷。项目内设置公交首末站4600㎡、公交临时停靠站400㎡、出租车兼K+R设施共14个泊位、自行车设施2000㎡、P+R停车场12000㎡、各向慢行交通及衔接信息指引、商业开发同步预留工程,各设施(含地铁车站)和预留工程之间设置慢行交通及综合换乘大厅进行交通衔接。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约为4.29万㎡。

34座综合体用地面积过400公顷

根据广州市发改委有关文件,本次招标的13个地铁枢纽综合体只是2016—2020年地铁新一轮线网场站综合体调控工作计划第一批中的一部分。按照该计划,未来广州将分4批、在10条地铁线路上建设一共34座场站综合体一体化项目。34座场站综合体用地面积将达到409.3公顷,综合开发用地面积1344.3公顷。

其中,本次招标是第一批线路计划建设16个场站综合体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除上述13个站点外,第一批还预留了蕉门站、庆盛站、黄金围站三个站点。本批线路建设工期计划为2016年底至2021年。

未来广州还将在2017年—2023年,继续建设3批场站综合体一体化项目。其中第二批包括地铁十四号线新市墟站、嘉禾望岗站;地铁10号线大干围站,广钢新城站。第三批包括地铁7号线二期姬堂站、丰乐南路站;地铁5号线东延段双岗站、庙头路站、黄埔客运港站、员村(衔接);地铁12号线棠溪车辆段、赤岗站、赤沙站。第四批包括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广州新城西站、番禺客运站、金光大道;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江府路站、雅瑶停车场。

这些场站综合体地块需纳入2017年实物储备计划,并于2017年完成18、22、2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10号线场站综合体地块实物储备。2018年完成7号线二期、5号线东延、12号线、3号线东延、8号线北延场站综合体地块实物储备。

旨在推进轨道交通“以地换路”新机制

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是应用TOD理论(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通过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含国铁、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以场站综合体为中心,800米(约15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交通、商务、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优化城市布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换句话说,“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就是要变身为“15分钟经济圈”的中心。

广州市发改委介绍,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目的在于推进轨道交通“以地换路”工作新机制。也就是说,广州要以此加快建设一批轨道交通线路、一批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打造一批“交通+产业+社区”的一体开放的城市功能区,全面推进和落实“轨道+土地物业”的开发建设与投融资机制。

广州市发改委官网消息显示,目前,广州已经组织规划了国铁、城际铁路、地铁等72个站点枢纽体建设及周边综合开发,经初步测算,筹集资金可基本满足广州市新一轮轨道项目建设的需求。(本文来自南方日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