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专注实体经济 福建泉州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2017-05-09 10:32

近日,由福建省经信委,福建泉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在福建泉州举行,工信部、福建省经信委、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据悉,这是去年11月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后,泉州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对泉州而言,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是个系统工程。”泉州市长康涛在解读该方案时表示,泉州将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数控化与智能化改造、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轻工装备产业基地和跨区域协同合作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重点抓“百千五三一一”工程

康涛说,2017年是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的第一年,泉州将重点抓“百千五三一一”工程,即在泉州各行业中,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00条,国产机器人在泉州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达到1000台,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5000台套,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3条,培养一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育一家以上的新型高层次研究机构。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兰文在发布会上表示,实施“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要求。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全国只有少数省市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福建省只有泉州一个,这是对泉州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泉州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中要带好头、做好表率。泉州要在这有限的三年时间里把试点要求变成具体行动,把具体行动变成实在成果。

为此,泉州市成立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康涛市长担任组长,由泉州市经信委主任黄国富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国富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根据《实施方案》,泉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总的思路是:“一个核心”,即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两大发展方向”,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三个实施途径”,即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四大发展支撑”,即创新支撑、政策支撑、载体支撑、项目支撑。

始终专注实体经济

针对接下来的工作,康涛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坚持数控化智能化的方向,打造新型制造业体系;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是坚持融合分离并举,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四是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泉州制造的质量品牌。

泉州市长康涛表示:“此次泉州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轻重并举、三产繁荣、深度融合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努力走在‘中国制造2025’的全国前列。”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分别为泉州、宁波、长春、沈阳、武汉、青岛、吴忠、成都,以及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城市群。

泉州市经信委主任黄国富介绍,2013年底,在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的帮助指导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泉州主动对接、启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后,泉州迅速响应,在全省率先发布并实施《泉州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为三大主攻方向,大刀阔斧地探索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泉州考察时,鼓励泉州在“中国制造2025”中走在全国前列。工信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将泉州“数控一代”纳入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编入全国典型案例,从项目计划、经费安排、创新资源上给予扶持。

2016年9月初,工信部联合国家制造强国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现场考察、评估泉州“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创建工作。11月,泉州正式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据悉,多年来泉州始终专注实体经济,目前全市已有18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一代工程,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0%。这些企业减少劳动用工30%,国产替代进口的装备降低成本50%,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0%。同时,泉州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推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三大质量”全面提升。

目前,泉州全市拥有福建省政府质量奖企业4家,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705项,其中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250项、行业标准253项;泉州全市现有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148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报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