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基建投资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

2017-04-19 16:43

规划在2008年《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考虑,对民用运输机场建设数量、空间布局等进行了调整完善,提出了一体化衔接、绿色集约发展等政策措施

民用运输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以来,我国机场数量显著增加,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但机场总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还较为突出,难以满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广大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要求,亟需进行修编。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对外发布《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在2008年《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考虑,对民用运输机场建设数量、空间布局等进行了调整完善,提出了一体化衔接、绿色集约发展等政策措施,形成与高速铁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指出,我国民用运输机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机场布点不断加密,民用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机场的国际枢纽地位明显提高,北京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航线网络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航空服务的通达性。

民用航空运输仍有困局

记者了解到,此次《规划》提出,我国目前民用运输机场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18个(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16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14个。

《规划》指出,目前我国机场数量仍然偏少,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中西部地区覆盖不足,特别是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航空服务出现短板。

对此,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总飞行师刘清贵表示,机场的总体布局将影响航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区域核心机场的保障能力与服务效率对整体航线网络的运行能力和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机场的数量与覆盖范围是基础决定因素,《规划》提出的问题需要我们直视并逐步加强建设。

体系结构尚需优化,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也是此次《规划》中提出的问题。目前我国现有机场层次不够清晰,功能结构有待完善,同时,部分机场容量趋于饱和,现有设施能力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繁忙航路与繁忙机场的空域资源紧张,航班运行受限、延误增加。

《规划》提出,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机场。顺应国家重大战略要求“一带一路”的指导方针,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形成资源、交通等多位一体的大格局。同时完善综合交通需求,建立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整的民用运输机场体系,推动民航可持续发展。

完善国内六大机场群

记者注意到,《规划》的布局方案中提及,将进一步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到2025年,在现有(含在建)机场基础上,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规划建成约320个)。

其中,对于机场群《规划》还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并快速发展”的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群的形成,对各类生产要素集散,从距离还是速度上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民航运输在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越发重要。

同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机场枢纽层级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

对此,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经济研究院教授邹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意见》来看,新机场应该界定在大都市的第二机场或者迁建机场,并不是所有的机场都具备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条件。重点应当从机场选址、机场功能布局与设施规划以及建设投融资管理方面考虑。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规划》提出世界机场群的概念,综合了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生产要素等综合因素,针对区域经济重点发展。世界机场群发展目标的提出,是民航运输业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动力源(11.080, -0.39, -3.40%)的重要转变 。

提出5方面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以及政策的引导,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此次《规划》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支持、推动科研创新、推广航空文化、加强实施保障等5方面的保障措施,突出构建纵横联合的行政管理机制,提升人力、资金等关键资源保障力度;培育通航文化扩大通用航空爱好和消费群体,挖掘释放市场潜能;加强综合协调、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推动多部门共管齐抓,高效落实规划重点任务。

对此,《规划》编写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规划》是我国通用航空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的关键举措之一,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多方力量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奋力前行,力争5至10年促进通用航空进入快速成长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网络经济效应,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2016年,我国境内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完成10163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从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14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76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国际航线首次突破1亿人次,完成1023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

对此,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经济所统计中心主任姚津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航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便捷,首先要打好便捷这一基本功,尤其是国际航班有航程长等特点,在航班衔接、中转服务的便捷性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此外,通过“互联网+”提升便捷性也是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规划》深化了改革创新,构建动力转换新格局。针对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全局性、系统性。《规划》遵循通用航空发展规律,从行业可配置资源入手,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抓手,从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发展路径、技术支持等方面在行业率先突破,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投融资政策、提升空管保障能力等方向,破除以往相对局限的发展理念与格局,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突出通用航空发展联动性、融合性,着力促进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开放创新、协同共享发展通用航空的良好氛围。(本文来自法治周末)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