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投资

西成铁路今年开建

2017-01-16 17:31

1月4日,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2017年我省发展建设重点是什么?又有哪些民生事项与你相关?会给百姓带来什么样的福利?本报一一为您“剧透”全省发展改革建设的新亮点。

重大项目:六大建设好戏连台
  【百姓关注点】开工建设西成铁路、基本建成格敦铁路和祁连机场、破解西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前难题、力争开建贵德通用机场

【头号任务】扩大有效投资,推进经济平稳增长。

去年,青海省抓关键、稳增长,扎实增强投资消费拉动,建立省州县三级项目库,落实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协调推进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贵德等一批通用机场、引大济湟西干渠、西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等重大项目前期。
  
在此基础上,今年该省将持续统筹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落地。具体为:
  
●基本建成格敦铁路和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格库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成铁路、西宁曹家堡铁路物流基地,破解西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前难题。
  
●续建扎麻隆至倒淌河高速公路等30个公路项目,新开工加定至西海、西海至察汗诺等高等级公路6项、二级公路6项,以及6000公里农村公路、旅游道路等。

●全面建成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基本建成祁连机场、开工西宁机场三期、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贵德、都兰等通用机场。

●打造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石头峡水电站,推进玛尔挡等水电站建设,基本建成黄河干流防洪等一批水利项目,全面展开引大济湟西干渠等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西宁畅通工程、西宁和海东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建设,力争在东部城市群再开建一批基础设施新项目。
  ●稳住工业投资,抓紧建设比亚迪锂电池等项目,形成实际带动力,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循环化改造。

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
  
【百姓关注点】安排压减90万吨煤炭产能、加大力度消化商业用房高库存、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围绕国家加大对脱贫攻坚和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完善项目。

【改革关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今年工作的主线,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争取实质性突破。

除提前安排压减90万吨煤炭产能外,还要研究淘汰水泥等落后产能,扩大棚户区、保障房货币化安置规模,加大力度消化商业用房高库存,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特别是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和清理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围绕国家将加大对脱贫攻坚、农业、水利、软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向,梳理完善项目。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高原、有机、富硒、富锗等健康品牌提升计划,加快培育“四个百亿元”产业,扶持建设100个标准化养殖场、10个生态牧场、培育30个农牧业特色品牌。

民生改善:三方面全力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

【百姓关注点】11个贫困县摘帽、14万贫困人口脱贫,5.6万户棚户区居住户改善住房条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

【重点领域】推进脱贫攻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稳控市场物价。
  
今年青海省将继续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上下大力气,求突破,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普遍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脱贫攻坚——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确保年度11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4万贫困人口脱贫。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推进保障房建设,实施5.6万户棚户区改造和6万户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建设,实施好“数字民生”重点工程。
  
稳控市场物价——推进“菜篮子”工程,针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进行市场价格调控,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生态保护:以绿色发展实现青海崛起
【百姓关注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举世瞩目、碧水蓝天和家园美化两大专项行动结合、高举“绿色牌”,打造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美青海、原子城、中国夏都等绿色品牌。

【建设核心】高举“绿色牌”,绿色发展就是有青海特色的发展。
  
今年该省将把省委全会的新理念、新要求贯彻落实好,以绿色发展实现青海崛起。
  
在继续做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实验区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工作,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30项重大任务。
  
实施五大板块生态治理工程,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完成投资9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公园10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启动环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在推进湟水河流域南北山绿化工程基础上,研究湟水河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方案。
  
实施好“碧水蓝天”和“家园美化”两大专项行动,高举“绿色牌”,深度挖掘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美青海、原子城、中国夏都等绿色品牌,增强生态旅游业带动力。
  
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构建八大绿色产业

【百姓关注点】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根本抓手。今年要着力在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八大绿色产业上下功夫,推进创新突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重点工作】近期,省委省政府在引进阿里巴巴、苏宁等互联网龙头企业方面已作出部署,要加快推动“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园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和希望所在,今年要进一步激发园区动力与活力。大力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扬长补短,大力发展高原旅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消费、健康养老等服务业。

区域发展:提升“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格局

【关键内容】加快海西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推进共和、同仁、玛沁、贵德、海晏等撤县建市前期。

全面提升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加快海西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开展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进共和、同仁、玛沁、贵德、海晏等撤县建市前期工作,开展门源、民和、互助三个民族自治县规划建设。
  
拓展新格局:融入一带一路
  
【关键内容】实施新青川大通道公路等骨干项目,开通西宁至西安高铁,重点打造三个出口基地。

实施好格库铁路、新青川大通道公路等骨干项目建设,开通西宁至西安高铁,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基础配套,围绕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重点打造三个出口基地,重点支持地毯、磷酸铁锂等高原特色和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出口,推进对口援青升级加力。(本文来自青海新闻网 )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