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投资

32条线路!1142km深圳市轨交线网规划(2016-2030)公示

2016-12-30 10:41

近年来,深圳市持续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通运营线路里程已达285公里,在建线路148.7公里,轨道交通已基本成网,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地位已初步确立。为了实现《深圳市综合交通2030发展策略》提出的“高品质可持续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编制工作的要求,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组织开展了《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编制工作。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的规定,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定于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27日,公开展示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公示如下:

一、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规划方案

遵循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按照“对外强轴、中心加密、外围联通”的总体原则,全市共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2条,总规模约1142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53km),由市域快线和普速线路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规模约412km,普速线路24条,总规模约730km。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为支撑深圳建设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45/70/70”发展目标。

1. 轨道交通出行“45目标”:城市主副中心之间45分钟通达;

2. 公共交通出行“70/70目标”: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7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70%以上。

(二)规划策略

1. 区域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国家铁路、城际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 大力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 城市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城市轨道 网,积极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

3. 综合交通协调策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持续 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4. 弹性发展协调策略:构建适应未来都市圈发展和通勤交通需求的城市 轨道网, 充分预留城市轨道网的发展弹性。

三、市域快线方案

规划构筑“双心放射、外围串联”的市域快线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快速联系,发挥城市主中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外围副中心发展。

既有规划6、11、13、14、18号线共5条市域快线,规划延长1条线路,新增3条线路。规划延长18号线串联外围副中心和组团中心,新增20号线实现空港新城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1号线实现龙岗副中心与前海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2号线实现龙华副中心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规划形成“七放射、一半环”的市域快线布局结构,总规模约412km。

四、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比

上一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20条城市轨道线路(1号线至20号线),总长约753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74km)。本次规划城市轨道线网总规模约1142km,新增线网规模约389km。其中,新增12条城市轨道(21号线至32号线),新增线路规模约319km,调整7条城市轨道(主要为延长线路),调整线路规模约70km。

金属质感分割线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总体方案图如下: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快线方案图如下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方案对比图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

2016年12月29日

(来源: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本文来自RT轨道交通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官方微信(lmjxwx)。

网友评论

如果您对这篇内容感兴趣
想参与讨论,请点击这里